Search

雖然現在可能已經比較少人看過我的第一本書《預視》,隨著開了「我都ok啊」這個頻道後,不少新的觀眾認識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雖然現在可能已經比較少人看過我的第一本書《預視》,隨著開了「我都ok啊」這個頻道後,不少新的觀眾認識我後,又跑回去找了這本絕版已久的書,書的內容已經些許跟不上這個時代,許多影像的風格也跟現在的我有些出入,但對我而言,那是一個瘋狂學習各種攝影知識的年代。

如果你看過《預視》,那也許你會對這張照片有印象,在書裡面示範合成的部分,我把這兩個人合在了 santa monica 的海邊,當時對於調整物體光源的感覺,還有合成上下了許多心思研究,也認為自己找了一套很好的邏輯來分享這些操作心得給大家,當然,就融同那個年代流行的影像風格,當時的我也覺得這樣的作品很 "cool“。

時至今日,依然有許多 IG 上面當紅的攝影師不斷的產出這種合成的影像,透過合成的技巧,讓許多原本不可能實現的畫面產出,就像陶朱隱園中間夾著 101 的照片那樣。

將近十年後的今天,我重新打開了 2012 那年的資料夾,找到了當時的 raw 檔(是的,我是一個會保留全部 raw 檔的儲物症患者,還好病情只發生在數位檔案上),看到了當時這幾張照片, 我覺得應該回給他原本的樣貌。

隨著時間改變,攝影對我而言的意義也漸漸的改變,從只要產出一張“吸睛”、“搶瀏覽率”的照片就好,開始反思影像能夠帶給自己的意義。

那段旅程是個回憶,所見到的一切代表了一個時代曾經發生的事情,也許漸漸地重新再認識了一次攝影。

現在的我更追求不只是一張吸睛的照片,而至於到底是什麼,就只能繼續拍下去才知道了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